购彩中心

 

预约挂号电话

010-59313313

不孕不育诊疗项目

抗氧化应激技术

发布时间:2020-10-13    来源:北京华博医院

破译人类生育密码 疏通孕育通道

  科学探索发现不孕不育根源——氧化应激反应

  人类为什么会不孕不育?不孕不育为何这么难治?为什么用遍了中西医各种疗法依然不见效?想要个孩子就那么难吗,不孕不育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研究表明,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圈,正如各种需氧生物的存活都离不开其机体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一样。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体内的细胞外液,其中包含有氧气、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水等)、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尿酸等)等,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达到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物细胞存活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保障,从而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21世纪医学证实,在各种外源性因素(感染、辐射、环境化学污染、损伤等)或内源性因素(自身免疫、各种炎症、代谢紊乱、心理因素等)的刺激之下,机体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超过抗氧化体系的还原能力,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机体的氧化防御系统。女性表现为卵泡数量和质量下降、脂质损伤、阻止蛋白合成、损伤组织细胞、引发子宫内膜功能障碍、减少雌性激素和孕酮等甾体激素分泌等;男性表现为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精子DNA损伤、降低受精率、加速生殖细胞凋亡等,从而导致机体整体孕育微环境受损,引发不孕不育。

  也就是说,谁能解决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的人体孕育微环境受损的根本问题,谁就拿到了治疗不孕不育的金钥匙!

  技术研发背景:

  1990年,生理学教授RS.Sohal提出了一种抗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的病生理概念。它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产生过多,机体内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能力超过抗氧化能力,不稳定状态的活性氧攻击大部分的生物分子,包括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从而引起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明显损伤等病理性效应,导致机体孕育微环境失衡,发生生殖系统病变,引发不孕不育。

  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一项完全按照世卫组织(WHO)不孕不育治疗标准研发的新技术“抗氧化应激技术”终于问世。该技术将西方治疗原理同祖国中医传统诊疗理念完美结合,首次从不孕不育致病源——抗氧化应激反应入手,重塑机体生殖孕育微环境,将患者孕育率大大提高。

阻断氧化应激作用图示

  技术原理:深入致病根源,重塑生殖孕育微环境!

  “抗氧化应激技术”是北京华博医院孕育微环境多元诊疗体系中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微循环学、分子生物学、选择性免疫学等先进治疗原理,结合遗传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免疫学等,运用先进的超微渗透导入技术,将有利于抑制活性氧,改善孕育环境的药物因子,通过中药循经取穴定位、脉冲定向导入的方式作用于体内,这些药物因子进入机体后通过作用可迅速形成抑氧因子,清除全身和局部被破坏的微环境中的活性氧,增强全身和局部被破坏微环境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使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系统达到平衡,从而抗氧化应激反应,同时修复再建机体孕育微环境,进而打通人体的孕育通道,使患者达到快速受孕的目的。

  抗氧化应激技术治疗不孕不育三步到位:

  第一步:精确病灶筛查——锁定病灶部位及孕育微环境受损情况

  通过大型可视化影像检测仪器对男女不孕不育进行排查以及结合中医经络检测,实时、动态、直观的深层探测不孕不育发病病因,精确定位不孕不育发病病灶点和孕育微环境受损的位置和程度,对患者机体进行全面评估,为治疗提供全方位、精确化的科学依据。

  第二步:抗氧化应激——从发病根源全面修复孕育微环境

  由专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机制、病史等做出的科学权威的检测报告,通过中药循经取穴定位,脉冲定向导入,平衡体内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再建男性/女性机体孕育微环境。

  第三步:打通孕育通道——调节抗氧化防御系统达到良好孕育状态

  重塑孕育微环境的同时,进入机体内的药物因子还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和微渗透作用,改善机体生理机能,增强细胞组织的自我调节,提高机体抗抗氧化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打通孕育通道,使机体达到良好孕育状态,从而激发受孕。

  临床应用成果:

  抗氧化应激技术在国内开展临床应用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育愿望,引起业界震撼的同时也受到全国妇联、妇女发展会、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高度关注。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

医院地址:北京市南三环东铁营桥往南300米
健康热线:010-59313313
门诊时间:08:00-17:00(全年无假日医院)
版权所有:北京华博医院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444号
(京)医广【2021】第02-10-0184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